“告别千年穷山窝,搬进城里幸福多;农民变成新市民,幸福小康新生活。”这是独山一位贫困群众编唱的山歌,表达了他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持下搬进新家园、变身新市民的甜蜜与喜悦。
近年来,独山县户名山区贫困群众告别穷山僻壤,搬进了城镇新居,开启了崭新生活,一朝脱困,一越千年,昂首跨入了绚丽美好的新时代。近日,笔者走进县城附近的鄢家山安置区,真切聆听到了这些新市民融入新环境、走向新生活的幸福足音。“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像个城里人啦!”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这是诚信经营,质量可靠,价格便宜,保证您下次还会来。”
在鄢家山安置区的一间扶贫商铺里,货架上摆满了水果蔬菜、烟酒副食、儿童玩具等各类货品,老板吴宗吉正在招呼生意。
吴宗吉来自基长镇江寨村当寨组的一个搬迁户,于年10月搬入鄢家山安置区,一家三口人分到了一套60平米的新房子。“搬到这样漂亮的小区,还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国家政策真是太好了!”吴宗吉满心感激。
搬迁前,吴宗吉一家人住着两间破旧的老木瓦房,低矮歪斜,透风漏雨。家里只有一亩多田,加上山旮旯里的几块地,辛苦一年下来最多只能勉强糊口。吴宗吉和妻子只得外出打工,辗转多地,打拼十年,却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实,更是点燃了一家人对新生活的希望。“没什么说的,一定要搬,非搬不可!”谈到当初面对搬迁的态度时,吴宗吉的语气显得无比坚决。
搬进安置区后,面对新环境和新变化,吴宗吉一家三口主动融入,很快适应了新生活。夫妻俩在社区的帮助下,开起了这间扶贫商铺,每月有来块钱的稳定收入。刚转入第三小学的女儿,很快喜欢上了新学校,学会了自己乘坐公交车上下学。妻子最近开始在社区里的扶贫车间正常上班,晚间休息时还参加了社区里的广场舞活动,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吴宗吉不久前添置了一台新车,加入了有车一族,生意和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像个城里人啦。”吴宗吉说。
面对未来,吴宗吉又有了新的谋划,打算利用在镇里电商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尝试电商创业,把扶贫商铺的生意由“线下”拓展到“线上”去,致力于向外推介销售独山当地的农特产品。“国家提供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搭建了这么好的发展平台,我们一定要珍惜机会,加倍努力,争取过上更好的生活!”吴宗吉夫妻俩信心满满。 “这城里面的好日子就是不一样啊!” 在鄢家山“惠民超市”里,一位20岁左右的女青年正在忙着整理货架上的货物,娴熟麻利。她叫刘丹,是年搬到鄢家山安置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
“从没想过会在城里有个家!”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刘丹,曾是百泉镇旗山村巴年组的一位山妹子。刘丹老家所在的地方地处偏远,到处高山深壑,田地稀少贫瘠,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家几口人全挤在两间又破又旧的木瓦房里,日子过得苦巴巴。年,刘丹所在的寨子实施整体搬迁,当年10月,她一家人来到了鄢家山安置区,分到了一套平米的新房子,开始了社区里的新生活。
“一开始确实不习惯。”刘丹和她的父母亲坦率地说。一家人最担心的就是收入来源问题,以前在老家,房前屋后旮旯角落可以种点萝卜小菜,总觉得再苦的日子也还能有一口吃的,这下子来到安置区里,离开了那几块薄田瘦地,靠什么过日子?
不过,一家人的这些担忧很快就被彻底打消了。政府在安置区里建设了扶贫商铺、扶贫车间等生产设施,提供了保洁员、楼栋长、保安、食堂饮事员等公益性岗位,还充分利用地处独山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发各类就近就业机会,努力为安置区群众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渠道。
刘丹在社区超市里成为了一名售货员,接着她50来岁的母亲也被社区聘为保洁员,母女俩每个月加一起能有将近元的收入。最近,刘丹的妹妹也通过劳务输出在外地顺利实现了务工,一家人的收入更有保障了。
“搬出大山天地宽,还是搬出来好啊。”刘丹由衷地说。搬进鄢家山安置区已经三个年头了,刘丹一家不但完全适应了安置区的生活,还喜欢上了这样的好日子:“以前哪敢奢望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成为新市民是我们新生活的开始!” 在鄢家山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里,一位小伙子正在办公室桌前整理工作资料。社区党总支副支书陆道芳介绍说:“赵远盛,我们党总支的一名年轻支委!”
在攀谈中,了解到赵远盛同时还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前,赵远盛一家5口人住在旗山村的牛洞组,那一带高山大岭,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虽然生活不易,但赵远盛的父母亲决心克服一切困难让赵远盛兄弟俩上学读书,这个家也因此陷入了更深的贫苦。年,赵远盛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赵远盛家搬到了鄢家山安置区,赵远盛和弟弟也在国家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且都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谈到国家对家里的帮扶,赵远盛满怀感动:“不但帮我们搬出了大山,还分给了平米的大房子,这份党恩不知道如何去报答。”
大学毕业后的赵远盛,辗转多家公司辛苦打拼并已小有成就。年6月,在得知鄢家山社区将推选搬迁对象中的有为青年参与社区管理时,赵远盛果断放弃某公司数千月薪的工作,来到社区成为了一名居委会干部。虽然工资不是很多,但他却干得有声有色:“人是要懂得感恩的,我希望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点力所能及的作用!”
赵远盛在社区里主要分管治安管理、法制宣传、矛盾调处、环境卫生、文明创建等综合治理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但他十分清楚这项工作意义重大,特别注重从细节上抓严抓实,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个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引导乡亲们改变一些生活陋习,培养文明生活方式,是我们新市民建设的关键所在。”说起社区里的工作,赵远盛颇有心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通讯员 李启发
编辑曾帅
编审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