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是资本家,没有原始积累,不能拿钱去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10-31/181029.html

农民不是资本家,没有原始积累,不能拿钱去生钱

农民不是资本家,没有原始积累,不能拿钱去生钱,而把土地等资产作为股份,然后国家拿钱来投资赚钱,农民作为股东收租是富裕起来的唯一出路。

农民进城是为了赚钱,但代价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因工伤致残、被骗、不结工资,让孩子进城读书要交走读费,或者买房才能拿到户口,最后在城市生存不下去回到农村,农村又没有出路。

我不是反对农民进城,而是让农民在农村生活得与城里一样幸福有钱赚。

城市化的意义

农村这么零散的地方,一个村子百几十个人,如果要有城市差不多的教育,医疗等等,成本是城市的十倍不止。

城市化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城市化的便捷和福利,大城市人口增多万就意味着几万个村子的年轻人享受上了城市化的成果,这比建设几万个农村容易多了。

我个人觉得挺矛盾的,南方大城市多,南方农村人口大量去这些发达城市打工,可他们的地又最需要人手。

北方城市发达程度明显不如南方,不用也受不了那么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可北方农村又属于上马机械化就不需要几个人的。

凭什么农村就应该矮城市一截儿,作为大家在城里混不下去的大后方。

企业市值可以超估几十倍,房价加杠杆可以炒到上千万,就是粮食炒不得。

农民还必须和他们用同一套人民币。凭什么粮食不可以炒?维护社会稳定?可以!全国农民团结起来偏偏作恶农怎么样?

农民垄断了土地,之后的日子不好过

钻矿被垄断了可以一颗永流传,农民垄断了土地,过上好日子还不简单?

其实没有那么多人以后在城市混得不好还能够回到农村的。

因为农村普遍的规矩是只要你落户了城市,你就不再是村民了,以后宅基地什么的你都没有份分的了。

除非你还有留守在农村的亲戚你可以住他们家里。

买不起城里的房就自己回农村盖房,这个设想大部分人都实现不了。

而且实际上今天很多地方的农村人口密度还是很大,像我老家农村,这么多人出去打工了,只算村里的常住人口,人均还是只有几分地。

产业化是一定要走的,但是要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政策。

每个农村都学独山县那个样子搞旅游开发,这就不是产业化,这是既浪费纳税人的钱,又浪费土地资源,最后可能还破坏了原有的自然风光。

温铁军教授讲的把自然风光之类的也货币化,虽然我认同这些东西有其价值所在,但是怎么实现这个价值,使其能货币化,我还是暂且观望。

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告诫有良心的人先把道理拎清楚,不要受了恩,负了心。

温铁军老师有一期讲的是农村的发展,大概意思是发展生态,然后发展旅游。

我看了之后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后来我想明白了,发展生态和发展旅游没有错,但是温老的言论给了我一种农民天然就该留在农村发展生态和旅游,彷佛就像是给城市的人维护休闲度假区一样。

农村就是农村,不可能所有地方都高楼林立啊

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坐在办公室上班啊!

农村地广人少,就在方圆20公里内有一个设施完整的县级市即可,随着集约化的进程,大多数年轻人会选择酬劳更高的劳动活动,而剩下的人会收集这些闲散的田地做集约化种植。

这个非常正常的。关于农村是缓冲区跟温铁军“蓄水池”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教授的观点中农村承担了现代化转嫁的代价,而一味的推进城市化就会导致农村中资本劳动力以及土地三个要素净流失,“蓄水池”没了将来城市肯定会因无法向农村转嫁代价而受灾。

于是在农村问题中,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农协,至于能不能改变现在农村城市的情况,学习多少,就要边实践边讨论边总结了。

温老意思是农业不能只作为第一产业存在,这样农民就成了剪刀差的韭菜,永远在创造剩余价值,永远富裕不起来。

而是重点放在农民上,以人为本,百业并举,让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参与改造农村,形成的收益按股东分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