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荆州总造价1.亿元、高达57.3米的关公雕像在被通报违建之后,现在面临又要花1.55亿从古城历史城区搬迁到西北城郊点将台的窘况,搬也不是,不搬也不是,搬的话要“耗资3亿多”,不搬的话,1.亿元就要打水漂。无独有偶,陕西韩城1.9亿元建设的“鲤鱼跃龙门”被通报整改后变成了光秃秃的假山,贵州独山县2.56亿元建设的“水司楼”也被叫停变成贵州最大的烂尾楼,面临改建酒店的结果。为了规范这一系列“打肿脸充胖子”的面子工程,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要加强城市雕塑工程项目的管控、管理和审查,严格控制建设高度超过30米或宽度超过45米的大型雕塑,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
一、我国大型城市雕塑违规建设典型事例
1、湖北荆州花1.7亿建成的关公像要花1.55亿搬走
湖北荆州建造的高达57.3米的关公雕像,建成于年,总造价达1.亿元。被多部门联合批评为违建,现在又要花1.55亿搬移,3亿多元就这样浪费了。
从此前通报看,湖北省荆州市在古城历史城区范围内建设的巨型关公雕像,高达57.3米,违反了《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关规定,属“未经规划许可”,是“违法建设”。而在项目没有获得审批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在雕像长达两年的建设期中,始终不闻不问,导致3亿多元付诸东流,既没有起到应有的文化宣传推广效益,反而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损害了荆州市的城市形象,可谓得不偿失。
公开资料显示,这座总高57.3米的巨型雕像,与荆州古城墙距离仅多米,属于古城历史城区的开放空间。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秦军在接受《焦点访谈》采访时曾表示,根据《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有关规定,雕像所在的区位建筑物最高限高24米。
秦军说:“《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六章第2到6条,主要规定了对建筑的高度限制,限制到了建筑沿口的高度。所以当时(建雕像)的时候,还是存在认识模糊,认为这个主要是对建筑物有明确限高,对雕塑没有明确规定。从现在来看,关公圣像还是偏大偏高。”
如今根据当地整改规划,关公雕像将被迁址到荆州市西北城郊的点将台。
9月4日,记者来到荆州巨型关公像所在的关公义园,只见景区已经关闭,隔着挡板能远远望到正在拆解的关公圣像。通过无人机拍摄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关公像前架着几十米高的吊臂,雕像已经拆解到肩部,露出了头部和肩膀的骨架。拆下的铜片则被整齐地摆放在雕像前方的广场上。
2、陕西韩城1.9亿元建“鲤鱼跃龙门”
韩城市在西禹高速韩城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中,刻意追求“鲤鱼跃龙门”的形象效果,建设超大体量的假山跌瀑、人造水系及亮化工程,总投资1.9亿元,其中,无实用功能的假山造价高达元/平方米。
在高速路口建设景观工程,或许能够直接展示城市形象,但与其本身的运输功能格格不入。当时更有人指出,年上半年韩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刚过20亿元,该景观工程总投资达到1.9亿元,意味着这个县级市半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都被一个景观工程给“吞噬”。
韩城市被通报后迅速整改,邀请专家对整改措施开展可行性研究,同时拆除假山瀑布水泵等设备,换成栽植灌木。到年4月,该景观工程已变成了被绿植包围的两座光秃秃的假山。
3、贵州省独山县2.56亿元建“水司楼”
水司楼又称水司府堂,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是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从年9月份就开始动工,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的总面积为平方米,高度99.9米,总共有24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族建筑,也是目前贵州最大的烂尾楼,它有着“天下第一水司楼”、“贵州的布达拉宫”的美誉,并且还一举斩获了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修建水司楼的投资高达2.56亿人民币,也许在那些动不动就几十亿的工程项目来说可能不值一提,但要知道独山县只是一个小县城,这对于它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水司楼也并没有为当地带来一丝的经济价值,反而还成为了当地政府的一个麻烦。
独山县的烂尾楼并不止这一座,还有这很多像水司楼这样中途就废弃的建筑,为了这些建筑当地政府四处借钱修建,最终导致一整个县城负债多达亿人民币,对整个县城造成的极大的影响,致使当地贫困户的数量飞速增长。
后因舆论影响,水司楼在年6月左右停工。年7月,独山官方做出回应,切实推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问题整改,对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