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望是独山南部最偏远的贫困村,是独山县水务局年的定点帮扶村,境内地下水丰沛,却因山高水深而取水困难,山清水秀却隐藏生态危机,发展愿望强烈但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
为帮助定点帮扶村顺利脱贫,县水务局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充分利用“做时代先锋,让群众满意”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派驻精兵强将,注入财力,投入物力,构建起“上下协调,左右联动,步调一致,合力攻坚”的部门帮扶格局,依托行业优势,积极探索“以水解贫”途径,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烟水配套项目等民生工程,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为“小康坝望”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水活力”。
破解饮水难题,清泉流入农家
“外寨外寨,吃水靠抬,洗衣靠驮,小伙难娶,姑娘外嫁。”流传在当地的短短“苦水谣”却道出了外寨过去的缺水程度,传递着祖祖辈辈对水的梦寐以求和美好向往。
坝望村外寨组地处偏远山区,共有58户人,是独山乃至黔南州饮水最为困难的村寨之一。长年以来,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用水仅靠接、蓄渗流溪水或收集雨水度日,到了枯水季节,为了用上水,农户每天趁着天还没大亮,就得赶往3公里外的冷水组水源点取水,依靠原始的肩挑手提、人背马驮的方式送到家里,把水缸盛满了,再去地里干活。
“真是去地里干个活都不安心,总会惦记着家里水缸没水的烦心事。”村民们对缺水的日子记忆犹新,在他们眼中,本寨子的水史,就是一部干旱史、辛酸史、苦难史。
如何破解当地群众多年以来的饮水难题?与该村结对帮扶的县水务部门把外寨村民吃水问题作为定点帮扶的首件大事,纳入了农村饮水安全(二期)补短板项目解决。
供水管道蜿蜒向前
外寨组依山而建,面山而居,地势十分险要,海拔余米,在短期内全面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对于饮水安全工程设计者和施工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确保饮水项目建设按时序推进,让群众60天内能喝上“甘甜水”正考验着水务人。
为了让村民早一天圆了“饮水梦”,县水利技术人员坚守为民解决好“水问题”的初心,白天,行走于山水间,认真开展勘察测量、水质检测、水量监测、规划设计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后,选择了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可靠的冷水地下水源点作为外寨组集中式供水源;晚上,在灯火通明的办公楼精心编制饮水实施方案。
经过水务人的不懈努力,年4月底,总投资余万元的外寨饮水工程在当地村民的殷切期盼中开工建设。
一场“以水为由、为水而战”的攻坚硬仗打响了,外寨组呈现出一派大会战的忙碌景象。一匹匹驮着水泥、沙子、钢筋等工程材料的马儿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地走在陡峭的山坡上,赶马人跟在后面洪声大嗓地吆喝着,这些“马帮运输队”要担负着把设备材料从山下运送到山上的重任;肩扛着补齐“水短板”的水利技术员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建高位水池、安装水泵、铺设管道、安装水表、割接水管等工作有序进行,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但没有人喊苦,也没有人喊累,此时,让村民早一天能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成了他们久存于心底的唯一愿望。
历经一个多月的奋战,6月15日,在当地村民的一片欢呼声中,地下水采取电提的方式抽到了山上蓄水池,清澈的山泉水沿着自来水管道流入各家各户。
自来水进到家门口
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水花四溅,地面洁净如新……村民许永昌望着白花花的自来水,激动地说:“再也不用担心没有水了,如今可好,吃水不愁,衣服可以随时洗,还可以用水清洗路面和车啦!”
引来灌溉“福水”,滋润甜蜜产业
斗转星移,岁序更新。年,行走在坝望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沐浴着新时代的新风,一行行郁郁葱葱的蜂蜜脐橙排成了耀眼的绿海,贪婪吸收水分的果树正迎风吐绿,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扑面而来。
坝望村四面环山,海拔落差大,地表水资源匮乏,其农业用水主要依靠零星的地下水和天然降水进行灌溉,是一个产业性缺水最为典型的贫困村。
坝望村蜂蜜脐橙基地
年初,为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该村依托常年气候温和、热量资源丰富、耕地集中成片等资源优势,紧扣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蜂蜜脐橙产业为优势主导产业,采取“党总支引导+合作社参与+公司建基地+贫困户跟种”的发展模式,坚持公司“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示范带动”原则,大力发展蜂蜜脐橙产业种植多亩,以特色产业示范引领贫困群众走向脱贫致富路。据基地技术负责人介绍,蜂蜜脐橙产业种植株/亩,浇水50余斤/次,4次/月,一年浇水8个月,亩基地每年浇水30多万立方米,区域内灌溉缺水已严重制约了全村产业在空间规模上和发展质量上的整体提升。
为全面保障产业用水,定点帮扶单位县水务部门就该村产业供水情况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根据水利技术专家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村区域内可用水源仅有河杠暗河地下水及甲多坪溶洞地下水,但两个水源点集水面积广,分别达到了8.3km2和8.5km2,集水储水优势完全能满足脐橙产业的用水需求。
对坝望村水利定位作出全新判断后,县水务部门把解决该村产业供水难题作为落实部门帮扶责任的民生工程加以推动,积极主动地加大跑省进厅力度,进一步与省水利厅搞好对接,深入做好争取工作,用好用活用足产业扶持政策,争得省水利厅项目投资,把位于坝望村河杠河、甲多坪的麻尾镇烟水示范园区工程列入产业支撑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5.42万元,配套灌溉工程、高位水池、泵站、机耕道、田间管网、输水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覆盖了坝望村翁寨、秧寨、简岭湾和甲多坪灌区蜂蜜脐橙产业种植共亩,通过新建泵站,进行灌溉供水,同时采取适合的灌溉方式进行节水灌溉。
铺设产业供水管网
年7月,麻尾镇烟水示范园区工程在坝望村河杠、甲多坪正式破土动工。县水务部门统筹推进工程组织实施,水利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行业监督,负责质量控制、监理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保证项目有序推进,工程按时完工、按时试运行、按时试运营。
“甲多坪溶洞水处于地下溶洞内,溶洞里又需架设渡槽,施工难度特别大。”负责该项目的水利技术人员杨昌维介绍,在火热的夏天施工,工作人员常常是挥汗如雨,有的施工队员每天必须带上藿香正气水,以避免中暑。
奋战了半年多,该烟水示范工程已投入试运行,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有效推进了该村亩坝区规划与产业调整,有效保障了多亩蜂蜜脐橙产业用水,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制约坝望发展的农业产业缺水难题,为全面“小康坝望”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
“产业供水”短板的补齐,解决了全村所有的蜂蜜脐橙灌区的灌溉用水,产业种植覆盖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县水务局派驻该村尖刀排干部韦国昌介绍说,年,村民土地流转收入万余元,务工收入万余元。
村民领取基地务工收入
一年扶贫路,满满水务情。定点帮扶坝望村以来,县水务局投资万元解决了坝望村么王、旧寨、外寨等11个组户、(贫困户户、人)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80万余元实施坝望小流域综合治理,种植经果林亩,封山育林8平方公里,配套水池、泵站、管网等水利设施;先后投资1万余元实施烟水配套项目建设,累计解决该村秧寨、翁寨、后山等6个组产业灌溉和农业灌溉0余亩。
喜悦,如水在山乡流淌开来,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照亮了坝望村脱贫的“希望之路”。
杨龙兵
编辑冉阿建
编审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