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尾镇南门村紧扣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紧盯实施“四场硬仗”牢牢抓住产业发展主线,多途径拓宽群众增收路径,采取“政府主导+公司参与+贫困户+产业”的模式,利用南门村优质的气候和土壤,积极引进特优精品水果栽培示范基地,打造绿色、优质的水果招牌,纵深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11月28日,记者走进独山县麻尾镇南门村的精品水果示范基地,扑面而来的微风中夹带着沁人心脾的果香味,放眼望去,整整齐齐的果树绿油青翠,缀满枝头的蜂蜜橙、脐橙、山红柚金黄饱满,满山的果树让多年来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秋末初冬田地多为摞荒的南门村变得生机勃勃,迎来了不一样的丰收景象。
年,南门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合作社的方式引进外商发展生态种植产业,成立了绿盟园林苗木合作社,流转该村闲置山地亩建成水果基地,专门种植橙、柚、珍珠李等高级水果,当地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和到基地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
“我来基地的工作就是简单的除草、施肥、杀虫,每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去年,把家里闲置的土地也流转出去了,干的活是越来越轻松了,钱包倒是越来越鼓了哩!”麻尾镇南门村一组村民韦兴芬高兴地说。
今年,该村的绿盟园林苗木合作社果园迎来了首次大丰收,通过线上线下、与各大超市合作等形成固定产销渠道销往全国各地,有效实现了南门村农产品走出去,真正助推了“独货出山”。
“我们的果园,目前属于试挂果阶段,今年已经产生效益了,预计实现产值30万元左右,下步,我们将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以精品水果培育基地为契机,打造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帮助周边更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麻尾镇南门村绿盟园林苗木合作社法人章小希说。
基地的作用就是要示范引领,再向村民们推广,让现代产业先进的技术和销售观念注入南门村村民们的骨子里。 “一直以来,我们村两委通过政府补助的部分种苗化肥,动员群众大力发展水果、钟药材种植等产业,下步,将加大宣传引导,带动周边更多群众参与进来,一起走上小康致富路。”麻尾镇南门村村主任莫与秋说。
据悉,南门村目前发展了水果、中药材种植等产业0余亩。其中,罗汉果余亩、精品水果余亩、果苗余亩、蔬菜余亩、油菜余亩、牧草余亩,有效带动该村余人就业,实现产业到村、合作社到户、利益联结到贫困户%的全覆盖。下步,该村将因地制宜扩大种植规模,预计在年水果种植将达到0亩,罗汉果种植将达到0亩。(独山县融媒体中心柏玉迪)
饱满的山红柚
缀满枝头的金桔
种植户查看蜂蜜橙的情况
基地务工的村民
南门村的精品水果基地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