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独山独山百泉镇创新机

今年以来,独山县百泉镇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以高位推进、长效管护为出发点,推出“集中+经常”整治机制,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高标准推动工作落实,全镇人居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集中抓。一是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领头雁作用,紧紧围绕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梳理整治,深入村寨开展环境卫生清理,通过“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方式,全力营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二是环境秩序集中整治,组织派驻执法部门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整治,大力整顿车辆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通道等行为,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破坏环境卫生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为群众营造和谐、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集中环境整治9次,带动群众参与整治余人次,累计清理存量垃圾余处,整治房前屋后、公共区域乱堆乱放余起,清理河道11段,清理野广告、破损广告余处,清理路面杂草余处,共劝离违规车辆余起、流动摊贩50余起、越门经营40余起。“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长期抓。为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和认同感,推动文明意识入心入脑,百泉镇持续做好宣传发动,在“七个一”上狠下功夫。增加“一”条公益广告,及时对辖区内破损、陈旧的公益广告进行重新设计、增补和更换,通过广告宣传接地气、扬正气,唤醒群众的文明意识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利用群众会、院坝会每月进行文明创建宣传,由包村领导带队,在全镇各自然寨召开群众会,动员群众自觉维护家庭卫生、公共卫生,从思想源头上解决脏乱差问题;组织“一”次入户引导,结合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网格员化身志愿者深入家庭开展文明宣传引导,以“口头引导、行动引导”方式不断激活群众治理新动力;进行“一”次广播喊话,利用传播快、覆盖广的“大喇叭”对相关政策进行滚动播放,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文明意识,同时定期排查“大喇叭”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作业;发放“一”批宣传资料,每月至少到人口密集场所开展1次宣传资料发放活动,通过讲短语、说要点的形式对宣传内容进行讲解,做到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开展“一”次主题教育,强化部门协作,多部门联合到村组开展主题宣传教育,组织群众观看警示教育片、文明宣传片,并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倡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行动中;征集“一”个文明典型,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月开展一次文明创建评比,进一步发现文明、培育文明、宣传文明、传播文明,吸引更多家庭学习文明、争当文明。“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经常抓。一是经常性跟进整改,对辖区环境整治中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做到及时跟进、高效处置、实时调度,采取“一周工作碰头会、半月专题调度会,反复网格化督查”形式,研究解决工作推进存在问题和困难,通过强化工作调度,对反馈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逐条逐项整改,确保全面覆盖、应改尽改;对于易反弹的问题,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主动向前一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以现场交办、电话交办、书面交办的方式反馈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今年以来,百泉镇立行立改问题余起,下发工作交办单13期,发现问题起,已整改起。二是经常性监督管护,采取分片分路段落实责任人的方式,将辖区主次干道划分为13个责任区域,由镇领导干部包保,各村(社区)划分个责任区域,由村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包保。各村(社区)每周一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保洁员和群众志愿者开展“治八乱”常态化环境整治。针对大宗环境问题,采用机械清理的方式提高作业标准;针对垃圾桶满冒和清运问题,通过增加人员数量、加强重点时段巡查、增加清运频次等工作方法,增强薄弱环节的整治措施,有效减少问题反弹,消除工作盲区。为更好开展精准管理,依托网格巡查的方式,对辖区进行全覆盖监管,由包保网格员指导村寨保洁人员开展日常保洁,进组入户时重点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三包”和室内卫生清扫,确保村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序。(百泉镇罗静)独山县融媒体中心初审人员:韦万利复审人员:吴梦舒终审人员:张明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